龍頭戰法之:如何在漲停潮次日辨別題材持續性與選股介入 深度教程
發布時間:2020-03-03 19:12:20 瀏覽:553次 收藏:22次 評論:4條
最近兩個月以來,隨著市場進來增量資金,題材炒作過程中經常出現漲停潮的走勢。
這種氛圍和18年那種長期下跌趨勢還不一樣。當時市場大環境差,啟動漲停潮恰好是題材好的一種體現,但現在不同了,由于市場信息傳播快,阿貓阿狗濫竽充數的題材很多,而且經常出現一日游騙板行為。
所以漲停潮第二天如何開盤(集合競價或者開盤十五分鐘),如何迅速給這個題材的持續性做判斷(到底是超級題材啟動還是一日游騙板坑)。
到底能不能上車,如果能上車,又該怎么上車。這個犀利的問題,就不可避免的被拎出來了,下面就系統性的來解決一下這個浩大的話題。
漲停潮持續性的問題能拆解成三個問題:
1.漲停潮次日題材會有哪幾種走法
2.漲停潮次日,如何迅速判斷這個題材會是哪種走法
3.在判斷完相應的題材持續性之后,該如何把握對應的買票機會
首先,先給漲停潮做個定義。
啟動漲停潮,是指題材啟動當天集體爆發漲停的狀態,既然是漲停潮,肯定有漲停板數量的界定。

于此同時,在漲停潮當晚,我們就可以對根據漲停潮的題材周期位置做一個初步定性:有兩種情況。
A。一種是題材啟動形式的漲停。
這個應該不難理解,就是字面意思。啟動漲停潮,就是這個題材還沒有面市,出現的時候大家同一天一起異動。當然,有時候會有前一天或者前兩天這種貼邊蹭wifi的龍頭,也會歸進去。
舉2個例子:
1)2019-02-12的柔性屏。
2)2019-03-04的4K(邊緣計算)。
這兩個都是消息刺激,板塊直接啟動爆發漲停潮的。當天漲停的票基本上全部都是首板,沒有明顯的連板人氣龍頭。像柔性屏2板的領益智造,4K那天3板的萬隆光電,電廣傳媒這種都是蹭wifi的。
這種情況的參與價值是最高的,因為參與就是買在啟動。
B。一種是龍頭高位帶動的漲停潮。
這個也很常見,就是龍頭率先啟動,但跟風沒什么動作??赡苁鞘袌霈F在有別的主線在玩,太吸引眼球了,資金無暇顧及。可能是龍頭獨立走,市場并沒有很認可。但是,等到天時地利人和,突然爆發個大利好,或者獨立票走的太流暢了,引起市場留意,開始拉跟風。
舉兩個例子:
1)2019-04-08的化工板塊。

當時龍頭浙江龍盛從底部10元漲到22元,漲幅已經翻倍了,期間斷斷續續帶動化工炒作過,然后受清明假期江蘇關閉化工園的消息刺激,周一開盤爆出漲停潮。
2)2019-03-27的大麻板塊。

大麻在此之前一直在炒,人氣品種順灝股份都已經玩過好幾波了。只不過在這一波,疊加小周期,恒天海龍強勢5連板帶動的板塊漲停潮。很明顯的,龍頭都已經在高位,這顯然不是題材啟動形式的漲停潮。
而斷定AB兩種情況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當天觀察板塊內漲停陣型有沒有明顯的連板斷層出現,A的情況最多就是跟風首板,龍頭二三板,不會出現跟風首板,龍頭六七板情形。
而B,就是出現龍頭和跟風的明顯斷層?;蛘呲厔蔟堫^已經在高位。
比如化工那天的啟動時點:

類似情況還有:
01-23,新能源車,18個漲停,全柴動力8天6板帶起漲停潮
03-19,油氣產業鏈,13個漲停板 國際實業4板帶起漲停潮
03-20,一帶一路,17個漲停 國際實業5板帶起漲停潮
妖股(大牛票)在連板過程中常有類似走勢,經常是前面幾個板炒題材A,后面幾個板炒題材B和C,這種情況的題材漲停潮更多是助力龍頭上漲性質,而非單純的題材全面爆發的初始階段,龍頭的機會遠遠多于題材漲停炒隔日接力。
總結一下,從題材周期角度來講,A情況(啟動)形式的次日接力價值,要遠遠超過B情況(高潮)。而B情況,也就是題材龍頭在高位帶起的漲停潮,要看題材以及龍頭的屬性,如果題材是新,不是殘羹剩飯,最好是有新聞刺激,那可操作性就很好。對于妖股在連板過程中出現的跟風助攻漲停潮,跟風的次日接力操作機會往往并不好做。
第一個問題:漲停潮次日題材會有哪幾種走法
先給題材的強度分個類,一共有三種:
第一種:繼續加強。超級大題材的超級持續性。
這里有非常多的機會,龍頭前面一路一字開路。前兩天幾乎沒有淘汰票,全部在加強,次日基本買到就會肉。給機會的換手票,以及跟風的機會等等。比如之前的創投,大金融,柔性屏,和邊緣計算等。
第二種:進入淘汰賽。最大的特點就是第二日就進入淘汰賽,有活口,同時又有很多被砸崩的。
這是最常見的一種走勢,也同時,是操作難度最大,因為,很容易出現被淘汰的跟風票:一字開,然后被砸崩。同時也會出現新的換手板。
這里要值得注意的是第一種和第二種是無法絕對劃分的,因為強題材依然也會有劃分更強和一般強。淘汰賽也有只末尾淘汰和淘汰一大半的區別。
所以這兩種走法也有類似的地方,比如泛在電力物聯網,這個算強題材了,但是在強題材里肯定比不上科創板。而具體表現上,它次日雖然有幾十只連板,但依然有類似許繼電氣這樣的次日二板一字開被砸崩的淘汰票。
具體,怎么區分,下一個大問題里,會具體說,這里先說定義。
第三種是一日游。基本上

比如2月28日,醫藥,13個漲停。3月1日,只剩1個。
03-15,上海,17個漲停,隔日剩1個。
具體貼一個案例,感受下殘忍:2月18日,人工智能,18個漲停

2月19日,只剩龍頭遠大智能孤零零一個。

同樣的,第三種情況和第二種情況也不能完全徹底區分:第二種淘汰賽有淘汰一大半的,第三種一日游也有留下3只活口的。但總體來說就是題材偏弱。所以第二種和第三種走法上也有類似的地方。
同樣,如何具體區分,我們馬上講到。
進入本文最復雜,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第二個問題:漲停潮次日,如何迅速判斷這個題材會是哪種走法
首先,你得先明白有哪幾種走法,你才能判斷可能會是哪種走法。這個前后關系,一定要弄明白。
如何迅速判斷?我們團隊多年的經驗,以及深入拆解了最近所有的案例,得出一個方法論:沒有哪一種現象可以絕對判斷,但是可以通過兩個思路方法綜合進行判斷。
第一:需要個人根據一些條件做主觀判斷 ;
第二:可以參考一些盤面實際量化的情況;
注意,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我們無法通過單純的盤面數據,得出絕對的結論:比如說,并不能說次日連板超過多少只,就一定保證這個題材是第一種強化走法。(這個是很多沒有做過具體研究的人感覺正確但實際錯誤的觀點。)
我們開始(可能會比較復雜,需要一定的基礎能看懂,但我們盡量描述的簡單清晰直白)
需要主觀判斷的因素:
1、宏觀方向,這里引入三個要素:天時,地利,人和。
古人介紹的很清楚,這三個詞是指作戰時的自然氣候條件,地理環境和人心的向背,三要素涵蓋了成功之路的一切。天時是指機遇、伯樂;地利是指環境、條件;人和是指綜合實力(最關鍵)。
對應到題材身上,天時是題材啟動的情緒周期階段,地利是題材啟動的位指數波段位置,人和是題材的基本面(想象力)評價。
首先,說說天時。這里我拿情緒冰點和情緒高點兩種極端情況舉例子。情緒高點,假如場內題材已經炒作一段時間了,而且個股頻繁走縮量加速,屬于是標準的壞現象,多少就有點盛極而衰的意思。
此時出現的題材被資金追捧的預期就相對降低了,因為這會多數資金的態度都是打退堂鼓準備撤退階段。相反,在市場衰弱到極致附近時,就很可能出現否極泰來的走勢,這會孕育的基本上都是機會。
比如,為什么數字孿生,網絡切片這種題材只配一日游?除了題材本身想象力差一點之外,關鍵在于銜接時機太快,上一個大題材還沒做完,你當天就啟動,有持續性就鬼了。
這個結合情緒周期來看會非常有效果,小則看小情緒周期,大看中級周期。
從中級周期的角度來看:
很顯然,是在五階段轉一階段,或者是一階段轉三階段的轉折位置,出現這么個漲停潮,配合邏輯,能走的是最遠的。
其次,在一階段和三階段進行中,又出現的這種大漲停潮,,配合邏輯,也是會享受市場情緒主升浪的溢價的。
最后,出現在五階段退潮期的題材,如果題材足夠強勢,可能會和周期錯配走一波。如果題材本身邏輯不夠,又出現在這個時間點,想要走遠顯然更難一些。
其次,說說地利。地利需要和大盤走勢結合看,即在題材啟動時的指數所處的位置,這里我拿上證指數看看。

大盤從年初1月4日日反彈起來出現的幾個炒作周期久的題材,幾乎都是在大盤關鍵性位置出現,這就是地利。
證券,1月4日當天跌破前低2449點啟動的,陸陸續續炒作三個月,但是從第一次啟動,短線持續很一般,算是試盤炮灰題材,但是從中線看,又后勁十足。真正加速是到OLED成功打開題材熱情之后。這里是要區分這個在不同周期級別下的表現的。
OLED,助力大盤突破2700點整數關口以及前期平臺高點,出現國風塑業,領益智造等高度票。
金融科技,助力大盤突破2800點;邊緣計算,助力大盤上3000點;最近的區塊鏈,助力大盤實現箱體突破,精準信息最高觸碰過九連板。
現在指數是上升趨勢,多數題材啟動時機都可以和大盤結合看。
如果搭配得當共振上漲就是新一輪上漲的前鋒軍,溢價肯定大大的。相反,如果出現位置很差,在指數一輪上漲的尾聲預期調整時出現了,那待遇就差多了,機會未必有,甚至都是個坑。
華為電視,乃至最近的化工漲停潮,都是在大盤階段性高點出現,溢價能力很一般。
最后,再說說人和。人和是對一個題材基于邏輯本身的綜合評價,評價標準有很多,從資金喜新厭舊的角度我提個,就是一個字:新。
新題材,新故事,新的想象力,市場就會給予更高預期,更高估值溢價。
雄安新區,新;上海自由貿易港,新;貿易摩擦,新,科創板,新;在這之前市場都沒有炒作過,出現以后往往大炒特炒。
什么樣的題材是新題材?有一個小技巧,看你的交易軟件。如果題材出現時,你的交易軟件上都沒有統計過個股,那絕對是新題材。雄安有么,沒有,科創板有么,沒有,都是新東西。
古人在講“天時、地利、人和”時說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句話同樣適用股市,題材出現的時機不如題材出現的位置重要,題材出現的位置不如題材的綜合評價重要。
拿2017年的雄安新區說說,當時指數兩次三番沖到3300點附近已經出現明顯疲態,而且就在雄安新區出現前一天市場還在下跌,天時不好,地利不好,但架不住雄安的題材好。
硬生生把指數重新帶出一波反彈,而且即使后來指數重新開始下跌,依然掩蓋不住雄安題材炒作。

其次關于板塊的歷史股性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參考。這個就不用多說了,比如軍工歷來股性不佳,比如最近次新的股性不太得人心,又比如牛市必炒券商等等,那么相應的其他條件之下,持續性和這個是有一定掛鉤的。
總而言之,主觀判斷的因素大概有:情緒周期所處階段,大盤波段所

注意,這里無法說,哪個因素最重要,哪個因素不重要,關鍵是要看它那個因素的特點到底有多突出。
比如前面說的雄安,大盤位置不行,但是架不住題材想象力牛逼啊。
又比如,華為電視想象力也還可以,但是架不住大盤處于高位,同時大題材剛剛炒完好多輪,市場自己是有點疲態。
又比如OLED,柔性屏想象力真有那么好嗎?更關鍵是大盤處于要低位要啟動階段。更不如說,其實是大盤要起,找了個理由罷了。
另外,如果你想從更宏觀的角度理解題材持續性,可以看看去年這篇文章:
所以,綜合主觀判斷這部分,這需要積累和經驗。每次大題材完,都好好復盤,慢慢感覺就來了。
說完主觀部分,我們進入次日盤面開盤表現進行量化判斷:
還是強調一句,這個量化,是要配合前面主觀因素的。
一個效率看盤方法:
遇到這種漲停潮,當天晚上,務必把相關股票,尤其漲停板股,列成一個單獨股票池,第二天開盤就可以一眼看清,開的情況。這是必須要做的一項前提工作。不能憑感覺。
前面說的三種走法,我們從弱到強的順序開講:
第一種情況:一日游,沒有持續性。
開盤具體表現特點:
1)競價存在大量的低開票,或者開盤結構比較均衡。
2)一字板的票占比極少,小高開和低開占大頭。
舉例1:19-03-15的上海板塊
邏輯:坊間傳聞中美將建零關稅合作港,漲停潮當天是周五。經過一個周末,沒有人提到這個消息。側面被證偽。

當天板塊共計17個票漲停,開出飛樂音響一個一字板,最先快速上板的是上海鳳凰,其它都是按照時間先后順序上板。
看下第二天的開盤結構:

綜合邏輯和第二天的開盤結構,這個題材的持續性可能不太好。
只開出了兩個一字板,后面的大量票都是給機會的。注意題材級別和持續性不佳,這個時候判斷只能上龍一,如果龍一沒有好機會就放棄。
當天飛樂音響炸板大面,剩下一個上海鳳凰一字板,當天沒有好機會上車,其它票沒有一個連板的。后面只剩下上海鳳凰的籌碼博弈機會。
舉例2:19-03-18的白馬藍籌

邏輯:這其實沒有什么具體的消息刺激,或者邏輯支撐,是市場選擇的一個日內二八切換。需要考慮的就是這個二八切換的持續性。
觀察第二天的開盤結構:

綜合邏輯和第二天的開盤結構,判斷白馬藍籌可能持續性不太好。
前一天那么多漲停,只開出了一個一字板,就是金種子酒。而且,這個票板上還頻繁的放量,龍一給機會,如果有比較好的盤面技術買點,直接參與龍一即可,當天金種子酒是爆量分歧2板。
龍一博弈,打板或者隔日競價超預

舉例3:19-03-18的一帶一路

邏輯:4月份下旬的一帶一路大會預期,領導去意大利訪問。這邏輯判斷不夠強。
觀察第二天的開盤結構:

第二天這一字板開的可以說非常弱,但是板塊沒有太多低開的票,基本上判斷為一日游,上龍一或者放棄。
只能上龍一,顯然龍一給機會了,達剛路機的回封上車或者放棄。
另外有個辨識度的票,國際實業,競價弱轉強,上車即可。
第二種情況:淘汰賽,持續性居中。
開盤具體表現特點:
1)板塊允許低開票的存在,但是占比最好不超過10%。
2)同時,競價的一字板梯隊占比最好在10%以上。
舉例1:19-04-01的區塊鏈板塊

邏輯: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公布了第一批區塊鏈信息服務名稱及備案編號。這個邏輯還是很強的。
觀察第二天的開盤結構:

一字板的比例非常之高,超過了50%,同時低開的票占比又不是特別的高,初步判斷可能是有持續性的,甚至是超級大的持續性。
首先,是比較有辨識度的商贏環球都給了上車機會,考慮上車。

當天第一個上板的是晨鑫科技,另外三個板高偉達,四方精創,金溢科技,其中高偉達前一天是2連板,當天盤口是加速的。四方精創是一字板,上板的時候是縮量的。金溢科技是自然板,上板的時候也是縮量的。
綜合,晨鑫科技可以快速掃板,另外三個選第一換手封死的。
舉例2:19-03-25的軍工板塊

邏輯:海軍70周年,軍工資產證券化。歷史股性不太好。
觀察第二天的開盤結構:

從第二天的開盤結構來看,開一字的票還是很多的,但同時還有大量的票低開和小高開之間,這個持續性是比較模糊的,沒有辦法判斷是一日游還是有多只個股的機會。
但是結合軍工的歷史股性,而且這個支撐邏輯也比較一般。再配合一下開盤十分鐘的走勢,跟風沒有往上拉的意愿,都是快速一筆砸穿。很多一字的票也是快速放量。
判斷持續性可能比較一般,甚至這種有可能要坑人的。
因為開的很好,但是開盤快速被證偽,沒能延續競價開的還不錯這個走勢。如果競價覺得開的很好,可以上換手龍的情況,這次也是沒給機會的。不是一字開的票都沒有摸板機會,一字炸板的回封量不太好。
只剩下一個西儀股份和一個太陽電纜連板,個股的博弈機會。
第三種情況:大題材,強持續性。
開盤具體表現特點:
1)第二天競價開盤整個板塊,幾乎是沒有低開票的。
2)同時,競價一字板梯隊大概占比要在30%以上。
既然是大題材,基本上就是可以說前排隨便買的情況,甚至更放寬一些,給機會就可以隨便買,類似雄安以及創投開始的那波一樣。量化一下,第一個給機會的漲停板,板塊中軍,前排跟風,分支龍頭,辨識度票等。
舉例1:19-02-13的柔性屏(14)

邏輯:華為,三星等發布折疊屏手機。巴塞羅那世界移動通信大會。折疊屏是一個比較新的概念。
觀察第二天的開盤結構:

一字板比例近80%,沒有任何一個票低開。配合上面的邏輯,判斷這是一個持續性非常好的題材,找機會上車。
1)第一個給機會的上板票,香山股份。
2)板塊的超級中軍,京東方A。
3)板塊繼續發酵,擴散出來的前排龍頭快速打板。
舉例2:19-02-22的大金融(51)

邏輯:證券主要是基于牛市的預期。金融科技第三方接入。很難直接判斷題材大小,結合第二天的開盤。
觀察第二天的開盤結構:

這一字板比例毋庸置疑的,超過40%。同時,沒有低開票。判斷市場認可這波大金融的持續性,而且周期正處于一階段和三階段銜接的關口。
1)第一個給機會的票,陜國投A。
2)板塊中軍,東方財富。
3)前排跟風,生意寶,同花順,華林證券等。
4)分支龍頭,紫金銀行,中國人保。
舉例3: 
邏輯: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印發《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
觀察第二天的開盤結構:

一字板的比例雖然超過30%,但其實相對來并不算太高的。這種題材雖然也是大題材,但是相對之前的兩種要謹慎一些的,盡量買前排。
1)第一個給機會的票,中威電子。
2)板塊中軍,沒有。
3)前排跟風,真視通,天威視訊等。
4)分支龍頭,都是一字。
舉例4:19-03-11的電力物聯網(103)

邏輯:國家電網公司在2019年兩會報告中提出要建設運營“泛在電力物聯網”,并成為和堅強智能電網相提并論的重點工作。
觀察第二天的開盤結構:

雖然說整個板塊的漲停票不少,但是相對來說開的比較一般,一字板占比并不算太高的,漲停太多主要歸功于市場行情的級別和周期位置。而且,開到這種情況,是要小心大坑的。
1)第一個給機會的票,岷江水電,長高集團。
2)板塊中軍,沒有。
3)前排跟風,大燁智能,科林電氣等坑人。
4)分支龍頭,沒有。
最后說一個需要注意的事情。
如果第二天的開盤結構比較分散(均勻),這是一個不太好的現象。尤其是在比較大級別的題材里出現,就要小心大坑的存在,這個時候買票要格外注意一個指標:換手,最好參與的是換手票,第一個或者有意義的換手票。
同時,我們在做漲停潮題材接力這個交易上,最大的難點和重點,就是第二部分的內容:定性這個題材的持續性,做對了定性,具體交易反而容易很多。
第三個問題:定性題材持續性之后,該如何把握對應的買票機會
發現沒有,如果你正確的定性完題材的持續性屬于哪一種走法之后,如何買票反而相對簡單,且可以套路。(這里可以跟以前的各種文章結合在一起看)
依然是從弱到強
一日游題材買法:
既然是沒有持續性的一日游,龍一都是給你機會的。顯然如果得到結論,可以參與這個板塊,那就只參與龍一,絕對不能擴散到龍二。而且,還有的情況,是沒有任何一個票值得參與,就放棄這個板塊。
具體案例,在第二個問題內,已經做了拆解這里不多說。
淘汰賽題材買法:
剛才說過了,中級別題材可以參與,賺錢是需要技術的。基本上是第一個給機會的連板票,和第一個換手龍頭的打板或者是第二天的低吸為主,另外有特殊的連板票,可以上車。去年寫過類似的文章。
周六專欄:啟動漲停潮次日的交易機會
具體案例,同樣參照第二個問題內的案例。
強化題材買法:
既然是大題材,基本上就是可以說前排隨便買的情況,甚至更放寬一些,給機會就可以隨便買,類似雄安以及創投開始的那波一樣。量化一下,第一個給機會的漲停板,板塊中軍,前排跟風,分支龍頭,辨識度票等。
其中,可以重點關注:集合的能買到的開的最強的那個票。其次就是各種辨識度補漲票和中軍票。
今年的第二篇周六專欄也寫過類似的,那篇雖然說是發酵日。但由于這里是強化題材,所以也可以理解為發酵日,所以具體補位策略也是可以參照的。
>>龍二龍三跟風股戰法之:發酵日錯過龍頭,怎么選股買股
具體案例,同樣參照第二個問題內的案例。
另外,還要強調一點:大家普遍認為正確,但實際上并不對的一個結論:
關于龍頭的開盤 
比如最近的化工的農藥支線的輝豐股份集合巨單,但是這個板塊持續性基本算介于一日游與淘汰賽之間,屬于弱持續性。
最后總結:判斷題材持續性,必須要配合盤外邏輯,以及盤內開盤情況綜合判斷,不能只看一個因素,不能死認理。
查看更多看盤技巧內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