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冰島的“國家破產”原因與啟示 哪里找的到
發布時間:2021-03-12 19:24:47 瀏覽:308次 收藏:10次 評論:3條
冰島的“國家破產”原因與啟示在這兒,時至2021年03月10日論述冰島的“國家破產”原因與啟示,想學習的來看下吧。
冰島的“國家破產”原因與啟示 文章教你怎么處理:

冰島是一個美麗富饒的北歐溫泉島國,國土面積僅10.3萬平方千米,人口約32萬,是歐洲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家,號稱“世界最富裕的國家”“最宜居的國家”“最幸福的國家”。2005年冰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54975美元,位居世界第三,其福利幾乎無所不包。除了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高之外,冰島還是世界第二長壽的國家。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在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中迅速墜入國家破產的深淵。

“國家破產”這個概念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出來的,它是指一個國家對外資產小于對外負債,即資不抵債的狀況。國際上通常的國家破產是指一個國家的金融財政收入不足以支付其進口產品所必需的外匯,或是其主權債務大于其GDP。例如,2008年冰島的主權債務為1300余億美元,而它的年GDP僅為190余億美元。
冰島破產是由金融業與實體經濟的發展嚴重失衡引起的。冰島銀行的私有化開始于1998年,農業銀行、國家銀行和冰島銀行等銀行在2005年底前完成了私有化。自此,冰島銀行業如脫韁野馬,迅速從商業性銀行擴展為商業投資銀行,業務范圍和規模成倍增長。銀行私有化后,商業銀行迅速擴展為商業投資銀行,冰島的銀行在國內、國際市場急劇擴張,盡興“狂賭”,其操作手段類似對沖基金,通過大量借貸而不是國內儲備,擴展銀行融資、商業投資及炒作業務,獲利大,時間短,風險極大。資料表明,2007年年末,冰島三大銀行的資產累計達1800億美元,這幾乎是該國GDP的10倍,其中80%是海外貸款。
之后,冰島為它的經濟冒進付出了沉重代價。美國爆發次貸危機后,冰島銀行國際融資陷入困境,很多投資機構面臨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國內企業和家庭也由于借貸出現問題陷入危機,房地產市場萎縮,克朗大幅貶值,經濟發展持續下滑,失業率上升,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社會不穩定,國家地位降低。
“冰島破產”帶來的啟示是:
國家要加強對金融業的監管,避免金融業的過度擴張,重視經濟的平衡發展;對銀行來說,要加強銀行內部監管,合理調整資產負債結構。
念完所述,大伙應當搞清楚冰島的“國家破產”原因與啟示了吧,早已在上述文章為大伙兒開展了解讀,堅信諸位看了以后應該可以搞清楚哦。










